前不久,中國熱農院橡膠研究所研究員郝秉中和吳繼林夫婦雙雙獲得世界橡膠研究方面的最高嘉獎———IRRDB橡膠杰出研究金獎,這是中國專家首次獲此殊榮
9月7日,昆明傳來喜訊,國際橡膠研究與發(fā)展委員會(IRRDB)主席坡拉沙將2004年度的2枚IRRDB橡膠杰出研究金獎,分別授予中國橡膠研究專家郝秉中和吳繼林夫婦。作為世界頂級的橡膠專業(yè)研究機構,由IRRDB授出的金獎,是世界橡膠研究方面的最高嘉獎,IRRDB以此獎勵為天然橡膠發(fā)展做出杰出貢獻的各國科研人員。在此之前,先后有法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3名橡膠專家獲此殊榮。
今天,回海南沒兩天的郝秉中、吳繼林伉儷,在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谛^(qū)的家中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18年心血“意外獲獎”
郝秉中和吳繼林夫婦被IRRDB認可的,是兩人在橡膠細胞學研究方面做出的杰出貢獻。郝、吳兩人經過整整18年的研究,終于在1998年發(fā)現(xiàn)能誘導橡膠樹乳管分化的物質茉莉酸,該物質作用于橡膠樹時,能帶來一種有效的傷害信號,促使橡膠樹生成更多乳管,從而排出更多乳膠。
茉莉酸的發(fā)現(xiàn)為世界橡膠研究打開了一扇門。郝、吳兩人的成果發(fā)表后,立刻在國際上引起反響,其他國家科學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轉基因等各方面的研究,由此發(fā)端的研究之路將無限延伸。
IRRDB授予的金獎并沒有讓兩人感到突然。走在18年的時光隧道上,他們對上千種材料進行了上萬次的重復研究,在一步步接近事物真相時,兩人清楚了自己研究的價值。在最終確定有效物質就是茉莉酸的那一刻,郝秉中和吳繼林感到了巨大喜悅。
讓郝秉中和吳繼林感到意外的是,在IRRDB上為兩人提名的國家是馬來西亞。
這項受表彰的研究屬于應用基礎研究領域,應用基礎研究因為不能立刻顯現(xiàn)經濟效益,通常只有專業(yè)的科研工作者才能真正體味其中的巨大價值。同時,從事應用基礎研究需要付出的艱辛,也是非專業(yè)人士所不能理解的。
從1984年獲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50萬元援助起,郝秉中和吳繼林所在的研究組在湛江建立了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室。電子顯微鏡以X光作為光源,需要封閉黑暗的工作環(huán)境。觀察電子顯微鏡是一件非常細致和艱苦的工作,X光照還會使人體紅血球和白血球受到損傷,有的年輕人在電鏡室連續(xù)觀察兩小時就受不了,郝秉中和吳繼林卻為了在一張張橡膠細胞膠片中發(fā)現(xiàn)端倪,每次要在電鏡室連續(xù)觀察三個月的時間,這一干就是10多年。
由于是兩人在一起的緣故,吳繼林教授回憶這段“黑屋子歲月”時說,在那種靜謐的環(huán)境里,很多時候覺得是種享受,甚至出來時還會舍不得。借助X光和萬倍功效的電子顯微鏡,那些已死去的橡膠細胞,就這樣一點點的把秘密暴露在勤奮的研究者面前。
2004年度IRRDB橡膠杰出研究金獎,是郝秉中和吳繼林在近30年的研究生涯中,獲得的最高也可以說是唯一的橡膠研究專業(yè)獎項。細數(shù)兩人的獲獎記錄,第一個是1999年郝秉中教授在辦理退休手續(xù)過程中獲得的國家人事部一等功,另兩個分別是吳繼林在2001年獲5部委頒發(fā)的全國農業(yè)先進工作者稱號,和郝秉中2002年獲得的全國科研先進工作者稱號。
并肩作戰(zhàn)苦中有樂
郝秉中和吳繼林夫婦今年同是68歲,相識于1955年的四川大學生物學系。郝秉中1964年北京大學生物系植物學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后,分配到海南從事橡膠細胞方面的應用基礎研究工作。此時兩人的孩子才剛出生幾個月。在分別9年的日子里,吳繼林工作所在的北京農業(yè)大學為解決職工家庭兩地分居問題,先后發(fā)出10封調函,9個家庭得以團聚,郝秉中卻不能離開需要他的熱帶橡膠事業(yè)。1973年,吳繼林也來到了海南,與丈夫并肩站立在中國橡膠研究的前沿。
自那時起,橡膠專家郝秉中和吳繼林夫婦就一直從事橡膠樹和其他熱帶樹木豐產、優(yōu)質栽培的基礎研究,在指導橡膠生產、提高干膠產量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198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成立,兩人以助理研究員的身份第一次共同申請到了一個科研項目,后來兩人又各申請到了4個項目,并在1999年退休后,指導各自的弟子各申請了2個項目。兩人的11個科研項目全部申請成功,在報批率只有10%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讓人稱羨,而基金委的一貫支持,也為他們的研究取得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IRRDB第一次頒發(fā)兩枚獎章,郝秉中和吳繼林同時表示,那是因為兩人沒法分開,能取得這樣的成就,離不開兩人的相互鼓勵、相互扶持。
吳繼林教授說,因為有了橡膠研究這樣的共同理想做支撐,兩個人生活步調高度一致,粗茶淡飯,起居規(guī)范。兩人的身體到現(xiàn)在都沒什么大毛病,也算得上是一件成就。
科研完全融入到兩人的生活中,實驗室是他們另一個溫馨的家。當年兩人忙于科研,年幼的孩子交給兩人的父母輪流照看,現(xiàn)在,兒子和兒媳在廣州奔忙著,郝秉中和吳繼林仍舊沒時間幫忙照看3歲的孫子。雖然少了一份含飴弄孫的快樂,但實驗室里的忙碌讓兩人感到收獲更多。
性情淡泊的郝秉中和吳繼林表示,要說到遺憾,那就是特殊時代耽誤了他們不少寶貴的研究時間,所以,現(xiàn)在要加緊補回來。
?。▓D片說明)9月7日,郝秉中(左)和吳繼林(中)從國際橡膠研究于發(fā)展委員會主席坡拉沙(右)手中接過橡膠杰出研究金獎 新華社發(fā)
http://www.hndaily.com.cn/new//php/20040922/23341.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