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國熱科院環(huán)植所農業(yè)環(huán)境研究室在熱區(qū)稻菜輪作區(qū)作物中農藥的污染特征、影響機制和風險評價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報道了作物中常見農藥的普遍殘留將會對非靶標生物帶來潛在的生態(tài)及健康風險。
因病蟲草害高發(fā),稻菜種植過程中高頻次使用多種農藥的現(xiàn)象普遍,進而可能對非靶標生物(如蜜蜂、草蛉、瓢蟲和人類)構成潛在風險,這使得熱區(qū)有機污染的風險評價存在重要知識缺口。本研究首次分析了在海南南繁稻菜輪作區(qū)常用農藥在作物中的賦存、時空特征、驅動因素及其生態(tài)/健康風險。研究表明,多菌靈、啶蟲脒和吡唑醚菌酯是作物中高檢出農藥種類;作物中農藥多殘留呈現(xiàn)顯著的時空分布特征,且與農藥使用方式、作物類型、植物積累/消散和脂質含量密切相關;風險商值法揭示,作物中農藥多殘留對非靶標生物構成潛在的中等生態(tài)/健康風險,其風險農藥主要來源于內吸性農藥。這項研究對熱區(qū)農藥面源污染防控目標的選擇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該研究成果以“Occurrence, distribution, and driving factors of current-use pesticides in commonly cultivated crops and their potential risks to non-target organisms: A case study in Hainan, China”為題發(fā)表于環(huán)境科學領域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中國熱科院環(huán)植所譚華東助理研究員為該論文第一作者,武春媛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及國家農業(yè)環(huán)境儋州觀測實驗站等平臺的支持。
稻菜輪作系統(tǒng)作物中農藥的殘留特征、影響因素及風險評估示意圖
論文全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22057394
近日,中國熱科院環(huán)植所農業(yè)環(huán)境研究室在熱區(qū)稻菜輪作區(qū)作物中農藥的污染特征、影響機制和風險評價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報道了作物中常見農藥的普遍殘留將會對非靶標生物帶來潛在的生態(tài)及健康風險。
因病蟲草害高發(fā),稻菜種植過程中高頻次使用多種農藥的現(xiàn)象普遍,進而可能對非靶標生物(如蜜蜂、草蛉、瓢蟲和人類)構成潛在風險,這使得熱區(qū)有機污染的風險評價存在重要知識缺口。本研究首次分析了在海南南繁稻菜輪作區(qū)常用農藥在作物中的賦存、時空特征、驅動因素及其生態(tài)/健康風險。研究表明,多菌靈、啶蟲脒和吡唑醚菌酯是作物中高檢出農藥種類;作物中農藥多殘留呈現(xiàn)顯著的時空分布特征,且與農藥使用方式、作物類型、植物積累/消散和脂質含量密切相關;風險商值法揭示,作物中農藥多殘留對非靶標生物構成潛在的中等生態(tài)/健康風險,其風險農藥主要來源于內吸性農藥。這項研究對熱區(qū)農藥面源污染防控目標的選擇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該研究成果以“Occurrence, distribution, and driving factors of current-use pesticides in commonly cultivated crops and their potential risks to non-target organisms: A case study in Hainan, China”為題發(fā)表于環(huán)境科學領域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中國熱科院環(huán)植所譚華東助理研究員為該論文第一作者,武春媛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及國家農業(yè)環(huán)境儋州觀測實驗站等平臺的支持。
稻菜輪作系統(tǒng)作物中農藥的殘留特征、影響因素及風險評估示意圖
論文全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22057394
Copyright ? 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監(jiān)制
地址:中國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qū)學院路4號 郵編:571101
聯(lián)系電話:0898-66962965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